□ 通讯员 王 晶
7月19日,在郴州市苏仙区教育局会议室里,苏仙区人民法院妇委会主任李艳带着16岁的刘春兰签下了郴州市小学教师公费定向培养协议书,这意味着,这个由苏仙区法院妇委会结对帮扶的孤儿被顺利录取为郴州公费定向师范生。这个消息让妇委会的每一名干警都感到高兴和激动。 初次见面,她是一个乖巧可爱的女孩 2014年3月,通过“春蕾行动”,苏仙区法院妇委会干警结识了苏仙区坳上镇正在读初中的小姑娘刘春兰。 春寒料峭的一天,该院妇委会一行5人来到坳上镇学校,见到了小姑娘刘春兰。 “非常懂事、俭朴,让人喜欢和怜惜。”说起第一次见到刘春兰,该院妇委会主任李艳回忆起对小姑娘的第一印象。 刘春兰是一个孤儿,一个多月大时,她就被亲生父母遗弃在一个菜市场里。幸运的是,已有一对亲生儿女的养母好心把春兰抱回了家,给了她一个家,还给她t起了一个温暖的名字——刘春兰。 春兰的养父母是坳上镇苏木头村的农民。养母患病多年,已丧失劳动力,平日里就专心打理家务,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养父身体也不好。一家人务农、靠卖些小菜维持生活,家境贫寒。即使这样,养父母还是把春兰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照顾、抚养,供她读书。 再次相见,法院阿姨也是你的亲人 “我就想好好读书,将来回报我年迈的养父母,回报帮助过我的那些好心人。”面对结对帮扶她的苏仙区法院妇委会的阿姨们,刘春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 知道家里经济十分困难,春兰很珍惜读书机会,非常努力,在她就读的坳上中学,每次考试,她都名列前茅。放假回到家,春兰也会尽自己所能帮助家里干农活,用实际行动告诉她的养父母,她想多读点书,也能读好书。 了解刘春兰的情况后,苏仙区法院妇委会的干警们都深深喜欢上了这个乖巧懂事的姑娘。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该院妇委会向春兰捐助了3000元助学金,并在结对帮扶的三年时间里,妇委会干警时常到学校去看望春兰,给她送去书籍、衣物,关心她的生活和学习状况。 因为“春蕾行动”结识,又因为这一份缘分,让苏仙区法院妇委会的干警成了孤儿刘春兰的亲人。 顺利过关,寒门学子圆了大学梦 2016年中考,刘春兰填报了郴州师范的小学教育专业。成绩出来后,刘春兰取得了超过郴州公费定向师范生录取分数线24.5分的好成绩,顺利通过了笔试。这个消息让苏仙区法院妇委会的所有干警欢喜不已。可是,笔试是顺利通过了,春兰还要参加面试,只有综合分达标,才能最终被录取。 面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吹拉弹唱等特长。作为春兰来说,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没有机会,也没有条件去学习一门特长。所以,占比30%的面试仍是挡在春兰面前的一道坎。 面试前,妇委会的干警纷纷给春兰送去鼓励和支持,尤其是李艳。“要是因为面试错失机会,那就太可惜了”。为此,李艳把春兰接到自己家里,和自己的孩子同吃同住,做好面试前准备,带着春兰逛街挑选面试的服装,还帮春兰找了一个音乐老师、一个美术老师,辅导春兰唱歌和画画。 “非常感谢你们像家人一样对春兰的照顾。”面试前一天,春兰的养姐夫从家里带来土鸡、土蛋、青菜等送给李艳,感谢李艳对春兰悉心的照顾。 面试进行得很顺利。7月中旬,刘春兰接到录取通知,她被录取为郴州公费定向师范生。这个结果,不仅减轻了家里的负担,更是圆了刘春兰继续读书的梦想。“终于安心了,付出还是有收获的。”接到刘春兰被录取的消息,李艳格外开心。 小姑娘刘春兰有着不幸的身世,但她无疑又是幸运的。因为在成长过程中,她遇见了太多真心帮助她的人。“刘春兰不是我们资助的第一个学生,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李艳说。加入“春蕾行动”以来,苏仙区法院妇委会已经资助了6名孩子,捐款捐物达3万余元。先后有4名贫困女生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其中,苏仙区岗脚乡的贫困女生陈敏曾以高分考取北京外国语学院。 ![]() 李艳指导春兰填写郴州公费定向师范生协议书 ![]() 李艳带领妇委会干警上门看望春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