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郴州市苏仙区法院的通知栏里,一张红色的喜报醒目而喜气,近日,该院4名干警在市政法系统组织的“政法杯”登山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干警李艳波获得了女子甲组第一名,胡艳明获得了女子乙组第六名。这已经不是该院第一次在类似的赛事中获奖。2015年“职工杯”登山比赛、苏仙区职工工间操比赛等赛事,苏仙区法院都获得了比较好的名次。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是该院干警拼搏、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的体现,更是该院重视文化建设的结果。
法院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一个法院的兴衰。可以说,法院文化建设对法院各项工作起着根本性、基础性、长期性的推进作用。近年来,苏仙区法院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要求,在抓好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认真挖掘法院文化内涵,提炼法院文化精髓,丰富法院文化活动,积极构筑“团结奋进”的法院文化,有效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科学发展。 誓词铭记心中,我是一名人民法官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4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苏仙区法院的办公楼大厅里,十几名新任法官身着制服,手握拳头,面对宪法,以公开宣誓的方式,郑重承诺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对法律的尊崇和对职责的坚守。这是一名法官的责任和担当,也是法院精神的核心所在。 法院精神是魂,是确保审判工作的正确方向,提高审判工作质量的基础和保障。为此,该院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通过多种方式塑造法院精神文化。 积极创建“学习型”法院,购买修订后的民事、刑事、行政等方面书籍供业务庭室学习,组织和选派干警参加各类业务培训,着力提高干警业务能力;不定期对各部门进行纪律作风明察暗访等,严查上班迟到、早退、串岗等作风漂浮、为“官”不为现象;开展“重走长征路”活动,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革命历史;组织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建设法文化走廊,教育引导干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以学习邹碧华精神为契机,开展“学习先进楷模、争做优秀法官”活动,号召干警做一个有良心的法官。 责任重于泰山,我是“办案能手” 2015年12月初,苏仙区法院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对5名办案能手进行表彰。这是该院开展“强化力度、集中办案、提质增效”的执法办案活动后评选出的第一批“办案能手”。该院党组书记、院长黄建高为5名干警颁奖。 “办案能手”评选制度在该院已实行多年。去年底,为激发审判执行工作人员工作热情,根据审判工作实际变化,院领导班子经过讨论,在全院开展了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活动,重新确定了“办案能手”评选办法。 与“办案能手”评选制度一样,经过实际情况的检验,通过党组多次讨论、修改、不断完善的还有《审判绩效考评制度》、《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摇号分案制度等一系列涉及人事制度、管理制度、审判改革、廉政文化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强化“数字化法院业务系统”的应用,构建了数据大集中、资源共享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全面加强案件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制度建设,逐渐形成管案、管人、管事全方位覆盖,监控、考评、激励为一体的具有苏仙法院特色的科学管理机制。 用制度的手规范行为,规范生活,激发干警干事热情,强调责任和担当,是该院制度文化不断创新的意义所在。 健康快乐积极,我是苏法人 2014年9月,正值盛秋,郴州市体校体育馆里呐喊声阵阵,苏仙区法院组队参加全区“四型机关”篮球赛,依次与区交通运输系统、区委系统等单位进行了9场比赛,最终取得了该院篮球赛事最好成绩。 环境能塑造人,更能影响人。近年来,随着每年接收案件日趋增多,案多人少矛盾越发突出,干警工作压力日趋加大,该院坚持严抓审判执行工作的同时,把关爱干警身心健康作为环境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设干警健身房,有针对性的配备电动跑步机、多功能举重架、健身车、健腹板、沙包等,鼓励干警业余时间锻炼身体,增强体魄;每年组织干警进行健康体检,建立干警健康档案,关注干警身体状况;不定期组织干警参加篮球赛、登山、徒步等活动,让干警们与自然亲密接触,放松身心的同时,增强集体凝聚力。 让干警动起来,不仅能培养干警高尚情操,营造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良好氛围,更是法院环境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为确保法院审判权的正常运行发挥应有的作用。 正是法院文化的导向、影响作用,近年,苏仙区法院先后被评为“全省数字化法院系统应用先进单位”、“全省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全市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全市园林单位”、“全市公共机关节能示范单位”等。 ![]() ![]() (作者:王 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