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个人文学爱好网-湖南民生在线-湖南民生网-湖南民生在线网

当前位置: > 文化·教育 >

盘树高:跨界生长的艺术攀登者,绘就复合型人才传奇

时间:2025-06-17 20:10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责任编辑:徐满哥
 
▲永州市检察官文联主席盘树高(中)在创作

  笔者从事新闻工作数十载,采访过众多优秀典型人物,却在机缘巧合下,结识了一位新时代优秀政法文艺工作者——他是湖南省永州市人民检察院机关党委原专职副书记、永州市检察官文联主席、永州市文联兼职副主席盘树高,他堪称全方位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树高绘画
  当笔者提起盘树高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他是作家。因他出了五本专著,编辑了六本书。其中最近出版发行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典、红色革命历史题材、永州市2025年共读十本书的《探路》长篇小说,网上阅读量300万余人次,引起了较大反响;也知道他是个篆刻家,篆刻作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过;还知道他是个优秀法官、检察官,在湖南省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当了20年法官,恪守自己“站在公正立场办案,树立法官形象;为当事人设身处地着想,送当事人温暖;用事实和法律说话,让当事人息诉服判”的办案信条。他所办案件无改判、无发回重审、无投诉案件。曾被评为首批“湖南省优秀法官”“湖南省第五届优秀青年卫士”。盘树高任职回避到永州市检察院工作13年,参与办理震惊全国的“衡阳破坏选举案”等几十起大要案,被记功9次和评为“湖南省十佳热爱读书检察官”和“办案能手”。
 

  笔者前面说的这些只是开胃小菜,大家都知道,但有一点,很多人肯定不知道——那就是他还是一个画家。笔者今天就说说他的画吧。

  记得,笔者第一次看到盘树高的画是一次美展上。他创作的国画《修道阳明》,反映的是秀峰和尚在阳明山修行的情景。画中秀峰禅师闭目打坐,周围云雾萦绕、奇松林立、怪石陡峭、泉水潺潺,可以看出他的笔墨老道、意境深邃,把阳明山的幽静和秀峰得道意境,用流畅的书法线条表现在宣纸上,让参观者驻足欣赏,引起共鸣。
 

  笔者第二次见到他的画是《怀素习书图》,描绘出怀素在芭蕉叶下练习书法的艺术形象。画面上的怀素身着袈裟,神情幽怨,若有所思地坐在那里,手持毛笔尽情书写,人物面部刻画逼真鲜活,展示了唐朝狂草书法家怀素的个性习气和精神风貌,作品构图严谨,线条流畅,笔法精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充满了艺术感染力。

  盘树高始终牢牢牵引着我的目光。当看到他创作的《板桥听竹》作品在中央国家机关干部职工廉政文化建设书画邀请展上展出,并获得二等奖。该展是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主办、中央国家机关纪工委、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国检察官文学艺术联合会等9个单位承办,邀请中央美院、美协等专业评委从全国几万张参赛作品中评选出来的。
 

  《板桥听竹》作品描绘了郑板桥坐在怪石上闭目聆听竹声,透过画使人们联想到了板桥的人品,他身为知县,从衙斋萧萧的竹声,联想到百姓困苦疾声,说明他心中装着百姓,情感链系在百姓身上,足见盘树高的绘画题意和艺术水平。

  盘树高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前,盘创作了一幅反映抗战题材的国画作品,报送省里被组委会确定为重点作者,参与湖南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他根据要求创作了一组四幅抗战题材的国画作品,在全省政法系统第24届书画、诗词、摄影展获大奖,并被选送进京在北京卢沟桥中国抗战纪念馆展出,应邀赴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四幅抗战题材作品中的第一幅作品是《牛庄血战》,画出“中日甲午”战争 “牛庄之役”的战争情景,这是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日军由海城分路进攻牛庄。清军徐邦道、李光久、魏光焘等部坚决抗击。提督谭桂林、邓敬财、总兵余福章壮烈牺牲,2000多名士兵伤亡。此役,清军敢于以弱碰强,且能重创数倍于己的日军,虽败犹荣。盘树高的创作时,把清军将领李光久、魏光焘的帅旗飘扬在战场上,将领率领士兵奋勇杀敌,将日寇打得落花流水。描绘出清军众将士慷慨激昂的作战姿态,彰显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魄。第二幅是《长沙保卫战》,他把长沙古城门为背景,抗战官兵冲出城门,将入侵日军杀得屁滚尿流,表现出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英勇气概。第三幅是《雪峰之魂》,画面近处是女卫生员为一名伤兵包扎,山坡上的将士在冲锋。画的右上方是雪峰山上的抗战官兵,正在奋勇消灭被伏日军。第四幅作品是《巷战厮杀》,反映长沙、常德、衡阳保卫战,抗战官兵与日军进行巷战的场面。
 

  盘树高在创作上列四幅组画时,白天忙于工作,晚上设计墨稿,清晨5点起床上色,创作了近半个月才完成。该组作品显现出他的绘画技艺精湛娴熟,人物形象画得自然逼真,构图巧妙,描摹细腻,立意朴实深远,以独具风格的绘画语言,对抗战精神进行了精准的刻画,体现了盘树高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堪称精品。

  盘树高在建党100周年、红军长征胜利90周年之际,分别创作了《誓言》和《长征路上》,尤其是长征路上,绘画近处是红军战士昂首阔步往前走,中景是红军队伍依次穿过少数民族的吊脚楼,远景是崇山峻岭。作品从下往上看,红军队伍像“之”字形,后面的队伍一直虚化融入上水雨雾,他的这幅作品画出了深度和意境。
 
 
求艺情节
  盘树高是瑶族后代,从小生活在偏僻而贫穷落后的瑶寨,上山砍过柴,下田种过地;尤其是其父母将两个哥哥迁出农村后,他与3岁的妹妹跟着70多岁的老奶奶在农村生活了一年。那一年里,他每天放学回来一边放牛、打猪草,一边带着年幼的妹妹,成了家里的“男子汉”。从而,养成了吃苦耐劳,干事认真和对美好事物执着追求的性格。盘树高初中毕业后考入永州市工艺美术中专,在张平静、高双洋等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开始正规的书法、绘画学习。
 

  1989年3月,盘树高投考高等院校失利后,毅然打起背包,把家乡九疑山上文人墨客的高旷清雄之气,裹进了绿色的从军路。入伍后,他随部队进驻安徽黄山市。皖南山区 7000余名革命先烈的英勇气概和壮烈牺牲精神,充实了他的创作灵感,给他的绘画创作注入了活力。1991年,部队安排他参加南京军区举办的战地宣传培训班学习后,又选送他参加南京军区放映大比武,获得第六名。激励他不断创作,并开始在“意”和“境”上下功夫,慢慢地朝“专业”队伍靠拢。

  盘树高在创作探索的同时,十分注重向著名的书画前辈请教。“1992’第一届中国黄山国际旅游节”召开时,他作为军方代表出席了大会,有幸见到了一些全国各地的书画名家。其间,他左右不离的陪伴他们游山观景,以谦虚诚恳的求教姿势和无微不至的照顾,从而赢得了他们亲切的传教和点拨。离别后,一位知名画家在给他的信中道出:“树高,你有一股闯劲,具有军人美德,且生活在火热的军营,体会到常人不能尝到的真实和感人的故事以及见到许多动人壮烈的场面,这给你在今后的创作思维储藏了不可估量的潜力……。”
 

  于是,他在1992年“全军第四届书画展中”展出了《秋韵》国画,并得到了中国当代诗书画坛享有盛名的北京书法协会主席柳倩的赏识,并在他的作品上题文作诗,又得到了二炮总部首长的肯定。同年,还在全国“学雷锋书画大赛”、全国“老山杯”书画大赛和二炮首届放映员书画赛中获奖。四年的军旅生活,不仅锻炼了他的体魄,更注入他强劲的创作动力。

  1993年,盘树高转业分配在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每年都在湖南省政法系统书画诗词摄影展中获奖,先后结识了陈白一、李立、钟增亚等老师的悉心指导,在书画篆刻艺术上大有长进。
 
 
选准定位
  大家对盘树高的印象就是待人热情,处事严谨,工作勤恳出色,是艺术道路上的苦行僧。他常说:“自己是个公务员,吃皇粮、拿俸禄,理应用所学的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党工作,紧跟时代步伐,能在‘百花齐放’中昙花一现,足矣!”。由于之前单位事情繁忙,家里简陋狭窄,前些年只能偏爱走到哪里都可以创作的篆刻艺术,而将绘画放在了一边。

  盘树高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和知识累积,在艺术追求上不再局限于篆刻而重新拾起绘画。他先后临摹了许多画作,但没有表现自己的个性。就在他迷茫的时候,单位和一些基层法院要他负责法院文化建设,他在邀请省市名家进行创作时,自己也拿起画笔创作了一些花鸟、山水作品。在《人民日报》《法制日报》《书法报》等主流媒体上发表,同时也在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风格。
 

  盘树高在与知名画家石纲、袁绍明、赵洪琦等老师交流时,他们无意中指导其人物画有发展潜力而启发了盘树高。他认为当代画山水、花鸟等作品的画家多,画人物的作者却少,自己专攻人物画其作品才能有一席之地。于是,他找来许多古今法制人物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反复构思草图,先后创作了“包拯断案”“当官如海瑞”“村头普法”等一系列主题突出,线条流畅,色彩鲜明的人物画,让人仿佛置身其中,领略到艺术的魅力,展现出他的绘画造诣,而得到老师和道友的认可,鼓励他沿着这条道路一直创作下去。
 

  之后,盘树高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创作,才有了文前《板桥听竹》等作品获全国大奖,足见他的画作初见成效。单位领导很爱才,提出打造“新小石潭记”文化品牌,盘树高积极参与,不遗余力的贡献力量,该品牌被评为湖南省检察机关第三届“十佳文化品牌”,湖南省检察官文联零陵创作基地和永州市十佳文创基地等荣誉。
 

  如今,盘树高正积极投身于红色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探路》情景画的创作,并计划举办个人画展。他始终秉持“用艺术为人民服务,为党工作”的信念,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我们期待着他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永州市检察官文联主席盘树高向湖南民生在线总编辑吴明德赠送“明德树人”作品

  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作者:吴明德 
  编辑:徐满哥
  一审:徐满哥
  二审:余 生
  三审:谢 平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的所有作品,均为湖南民生在线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但请注明来源“湖南民生在线”。
2、非湖南民生在线作品均来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发邮件至fzpd2008@126.com邮箱进行沟通,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删除。

顶一�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